文字数: 6091 | 予想読書時間: 13 分 | 閲覧数: 0
预算暴涨、民意分裂、政治博弈 —— 三重苦下中野再开发如何一步步走向失败?
中野和中野サンプラザ
中野区位于东京都“副都心”之一的新宿以西,仅一站地铁之遥,交通便利、生活机能完善。作为集住宅、商业、文化于一体的区域,中野长期以来是东京内外居民“居住与通勤兼顾”的热门选择。近年来,随着东京核心区域商业饱和,中野逐步被定位为新兴开发重地,政府亦将其纳入“东京再生”的核心战略区域之一。尤其是中野站北口地区,作为连接中央线和东西线、总武线等多线路交汇的枢纽,拥有极高的通达性与人流潜力,被认为是少数尚可高度开发的市中心区域。

中野距离新宿仅一站,交通便利
中野Sunplaza(中野サンプラザ)
中野Sunplaza(中野サンプラザ)正坐落于中野站北口前广场的核心地段,自1973年开业以来,一直是中野区最具象征性的地标建筑。这座具未来感的三角棱锥形建筑由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设计,融合酒店、音乐厅、餐饮、办公等多功能于一体,是日本昭和后期“综合设施”思潮的代表作。
Sunplaza音乐厅曾是无数顶级歌手出道或谢幕的舞台,也曾是多项重要文化活动的举办地,对中野区乃至日本演艺文化具有特殊意义。即便在地价不断上涨的东京,该建筑仍保持一定的公共性与亲民氛围,是许多居民生活记忆中的一部分。

2021年出圈的TV剧『五等分の花嫁∬』在中叶Sunplaza的演出现场
然而,随着建筑老化、耐震标准更新及空间利用率的不足,中野Sunplaza已难以满足现代城市对高效率与多功能的要求。2023年7月,Sunplaza正式闭馆,为即将启动的再开发计划让位。根据中野区政府早在2016年启动的“中野站周边再开发”整体蓝图,Sunplaza与旧中野区政府大楼所在区域被设定为“中核更新区”,预计通过集约土地、整合功能、引入民间资本,打造一个全新的“中野地标”,并提升整个中野站北口的城市形象与经济活力。

Sunplaza现状图
为了推进项目,中野区政府与民间企业于2016年设立产官合作平台,2020年完成《中野站周边整备方针》制定,并公开招募实施企业。最终由野村不动产牵头,联合清水建设、日建设计等知名企业组成开发联合体,于2021年1月正式获得施行者资格,计划拆除Sunplaza及旧政府办公楼,在其原址上兴建一座地上61层、约250米高的超高层综合大楼,集办公、住宅、商业、文化、住宿等于一体,被誉为“百年一遇”的中野再开发旗舰项目。

Sunplaze + 北口开发设计图
开发时间线
根据最初方案,开发团队计划在中野Sunplaza旧址兴建一栋地上61-62层、约250~262米高的超高层综合大楼,暂定名为“NAKANO Sunplaza City”。这座摩天楼将集办公楼、住宅、公寓和观景设施于一体,旁侧配置低层建筑用于文化和公共用途,如大型活动会堂和酒店等 。项目整体投资最初估算为约1,810亿日元。然而,近年来建筑材料价格飙涨、人力成本上升,预算多次调整仍无法覆盖新增费用。到2024年1月时,项目预算已膨胀至约2,639亿日元;同年9月进一步预测总工费可能激增至3,539亿日元,几乎是最初估算的两倍 。在这种背景下,施工许可申请虽于2024年7月上报东京都,但开发团队在10月被迫撤回申请,并应要求提交修改方案 。
由于成本失控和方案调整的波折,中野区政府对项目前景日益忧虑。2025年3月11日,区长酒井直人宣布不认可开发商提交的修改方案,意味着原定的Sunplaza再开发计划事实上被搁置“白纸化” 。2025年6月19日,中野区议会表决通过解除与野村不动产等企业签署的项目推进协议,正式中止该再开发计划 。按照区政府最新说明,未来将重新审视2020年的整备计划,广泛听取居民和相关团体意见,并于2026年3月提出新的重建方案草案,同时重新公开招募民间开发合作伙伴 。

酒井直人区長公开要求暂缓项目
开发关键时点汇总
- 2023年7月2日:鉴于老化与再开发前期工作需要,Sunplaza关闭运营,为后续拆除让路 。
- 2023年11月15日:由野村不动产主导的再开发项目获得中野区都市规划批准,该项目覆盖旧Sunplaza及区政府大楼,计划高度约262米。
- 2024年1月:据报道,原本预估的总投资预算 1,810亿日元 已大幅上涨,调整后约为 2,639亿日元
- 2024年9月:开发商通报,由于材料及人工成本上涨,预算增加约 900亿日元,预估总工费可能达到 3,539亿日元,几乎翻倍(约2倍)
- 2024年7月:开发团队将施工许可申请提交给东京都,但随后在 2024年10月 因成本压力主动撤回申请,并需提交新的修改方案
- 2025年3月11日:中野区长酒井直人在记者会中表示拒绝由开发商提供的“双塔”等修改方案,意即初步再开发计划被搁置(“事实上的白纸化”) 。
- 2025年5月1日:区长公开表示将于6月区议会提出解除与野村不动产基本协定的议案,并强调不要“仓促推进”,要稳健推进新项目。
- 2025年6月19日:中野区议会正式通过解除项目推进协议的议案,标志该再开发计划被法律程序层面“白纸化”。区政府计划自2026年3月起重新提出新方案,并重新公开招募开发主体。
项目失败原因分析
1. 建筑成本飙升
中野Sunplaza重建计划“流产”的直接导火索是建设成本的爆炸性上涨。在全球通胀和供应链瓶颈的影响下,日本建筑业原材料和人工费用近年来大幅攀升 。据报道,Sunplaza项目施工费从最初估算的1,810亿日元暴涨至2024年初的2,639亿日元,到下半年预期更增至3,500多亿日元 。短短几年内预算近乎翻倍,令项目财政测算失去基础。
开发商清水建设公司一度提出追加900亿日元费用的要求,而这将使总工费接近最初的两倍 。“工费上涨超出开发商通过出售物业回收成本的能力”一位业内人士指出,野村不动产判断继续投入将得不偿失,因此撤回了施工业许可申请 。同时,中野区政府本身也面临财务压力;据悉,在项目搁置期间,区政府每月仍需支出约2,800万日元维护闲置的Sunplaza和旧区厅大楼,延宕越久财政负担越重 。成本失控使项目在经济上难以为继,成为计划中止的首要原因 。
2. 劳动改革提升施工成本
2024年4月,日本开始全面推行《劳动基准法》第36条修正案,将原先对建筑业、医师和专业司机等职业的加班豁免到期纳入标准法规约束。这意味着建筑工人的年超时上限正式从无上限或720小时限制,变为年度限360小时、月度限45小时,且必须遵守“任何两至六个月内平均不超过每月80小时、单月不超100小时”的规定 。这一政策骤然取消了建筑行业长期以来仰赖“无限制加班”以应对工期的惯例,触发了所谓的“2024问题”——建筑公司若无增加人手,则无法如期完工;若继续加班则将违法。

2024年的改革方案
同时,日本建筑业早已面临结构性劳动力短缺问题,年轻从业者减少、工人队伍老龄化严重。法规实施后,不得不投入更多员工以弥补工时减少的缺口,从而导致工期延长、人力成本高涨 。
中野Sunplaza再开发项目作为超高层综合体(约250 米、61层),建设规模庞大复杂,对技术工人和工期管理的依赖极高。原先开发团队曾打算通过超时加班缩短工期,降低借贷及现场成本,但随着法律调整,这一策略已无可行性。必须增加专业施工队伍并延长施工周期,否则就无法完成施工许可下的进度要求。再加上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的大规模基础建设对全国建筑资源(包括技工和关键材料)形成高度“挤占”,导致专业工人和建材供给趋紧、成本进一步上升 。
因此,2024年以后的劳动改革与行业结构问题,迫使中野Sunplaza项目面临“施工难度陡增与成本飙涨”的双重压力,成为预算失控和施工许可申请撤回的深层推动力之一。
3. 开发收益与功能取舍矛盾
本项目的失败也反映出公共利益与商业回报之间的冲突。在成本骤增的压力下,开发阵营试图通过修改方案来提高盈利性。据报道,野村不动产等曾提议改为“双塔”方案,增加住宅单元比例,以更多可售公寓获取收益,降低高昂成本的影响 。然而,这一调整意味着原计划中为社区提供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如大会堂等)的规模将被压缩甚至后移,引发区政府强烈不满 。
2025年3月,中野区政府明确表示拒绝“双塔”方案,理由是“居民交流设施被弱化后退” 。区长更表态在公共利益问题上“一切不妥协”,宁可推倒重来也不接受阉割版方案 。由此可见,项目参与各方在功能定位上未能达成一致:政府希望兼顾地区标志性和公共服务,打造媲美原Sunplaza辉煌的新文化地标,而企业更关注盈利平衡、倾向于削减不盈利的部分(如大型会堂、公共空间) 。双方分歧扩大的结果,是合作关系破裂、协议解除 。

野村提出的双塔方案
4. 社区舆论与人口趋势因素:
大型城市再开发项目往往牵动民意,而中野Sunplaza作为当地标志性建筑,其去留引发了社区内不同声音。一部分中野区居民(尤其年轻一代)希望尽快推进重建,“如果要拆就快拆,建个不输新宿、涉谷的商业设施” 。另一部分居民(多为年长者)则对拆除持反对意见,认为Sunplaza独特的三角造型早已是全国知名的“中野象征”,希望能予以保留或活化利用 。这种舆论分歧使当地政治决策更为谨慎。区政府在最终叫停方案前,还专门召开了多场说明会征求区民意见,不少市民就是否一定要拆除重建发表质疑 。可以说,Sunplaza的文化情感价值为项目增加了隐形阻力。
此外,从更宏观角度看,日本人口老龄化和都市发展趋势亦不可忽视。一方面,老龄少子化导致劳动力不足、建筑从业人口减少,是施工成本上涨和进度放缓的深层原因 。另一方面,疫情后的社会变迁使大型办公和会展设施的长期需求存在变数,市场对巨型综合体的消化能力存疑。这些人口与市场趋势令如此庞大的项目在战略上增添了不确定性。综合以上因素,中野Sunplaza重建计划最终走向“白纸化”实属多重原因叠加的结果,并非孤例——东京JR五反田站旁的TOC大楼重建也因成本飙升而宣布延期,札幌站前的超高层开发不得不缩减规模,各地类似大型项目调整乃至中止的案例正在增加 。
投资建议与教训总结
中野Sunplaza再开发项目从高调启动到无奈搁浅,为个人房地产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教训。在瞄准这类“大开发”机会时,投资者应做好充分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 信息获取与跟踪:及时掌握项目进展的第一手资讯。从地方政府官方网站、新闻发布到权威媒体报道(如区政府公告、日经新闻、NHK等),都应密切关注。一旦发现预算审议、施工许可、环评听证等环节出现反复或推迟,就可能预示项目遇到阻碍。Sunplaza案例中,早在2024年初已有建筑费暴涨、许可延期等信号,敏锐的投资者本可据此调整预期 。要避免盲目听信传闻或夸大的营销宣传,应以官方和专业信息为准绳。Urbalytics的投资地图也提供了基于建筑计划看板而推测出的实时建筑计划,可以作为参考。

Urbalytics上的建筑计划图
- 周期评估与耐心:大型城市更新从规划到落成往往跨越数年甚至十几年,其间宏观环境和市场周期变化难以避免。个人投资者切忌急功近利,应根据自身资金实力和投资期限评估能否承受项目延期甚至取消的情况。Sunplaza原定2028-2029完工,结果无限期推迟 。类似情况下,附近地产价格和租金走势可能高开低走——前期因憧憬升值而上涨,后期因计划流产而回落。在投资决策时要预留足够的时间缓冲,不要依赖过于乐观的工期表。
- 风险识别与分散:深入识别“大开发”项目潜在的多种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政策变动(如领导换届、新法规出台)、财政风险(公共资金不足或开发商资金链紧张)、工程风险(施工难度、工期延误)以及社区阻力等。正如Sunplaza项目所示,哪怕是在东京这样的成熟市场,也会出现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投资者应制定备选方案,例如不过度集中投资于单一区域或单一物业,以防项目变故对自身资产造成毁灭性打击。适当分散投资组合,将风险敞口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有效策略。
- 市场情绪与心态:大型项目往往伴随媒体热炒和市场乐观预期,周边地产可能出现投机热潮。聪明的投资者应保持冷静,不被一时的“造城”狂热裹挟。密切留意市场情绪变化,在项目推进顺利时注意防范过热风险,在项目遇阻时也不应恐慌抛售。Sunplaza再开发被取消后,当地有担忧认为该地块可能长期闲置成为“城市伤疤”,短期悲观情绪在所难免 。然而从长期看,中野作为东京黄金地段,其发展潜力依然存在,政府也表示会尽快提出新方案。投资者需要有逆向思维和全局视野,既不能被过度乐观冲昏头脑,也要在一片悲观时看到转机契机。

站前新盖好的ParkCity中野 坪単価已经过1200万日元
- 政策导向与参与度:个人投资者应认识到政府在“大开发”项目中的主导作用。密切关注政府的城市规划方向和政策导向,判断项目获得支持的力度。如果发现政府态度有所动摇(例如公开质疑方案、推迟审批)就要引起高度重视。此外,投资本地物业的个人可主动参与社区讨论和公共咨询会议,了解居民诉求与政治博弈状况。从Sunplaza案例看,地方政府在平衡公共利益和商业利润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因此,投资决策不仅要考察开发商实力,还应评估政府决心与民意基础。顺应政策趋势(如当前日本提倡“紧凑城市”以降低基建负担)也有助于选择更稳健的投资标的。
总而言之,中野Sunplaza再开发项目“白纸化”的案例提醒我们:大型城市再开发充满不确定性。对于个人房地产投资者来说,既要敢于捕捉城市更新带来的机遇,更要审慎评估其中的风险。务实获取信息、拉长战线心态、严控风险暴露,并紧跟政策和市场脉搏,方能在“大开发”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正如专家所言,施工成本高企已成为全国趋势,未来类似项目的调整乃至取消可能越来越多 。只有做好功课、未雨绸缪,才能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房地产市场中稳健前行。
参考资料
- 中野サンプラザ再開発、区の「白紙」方針が正式決定 区議会が議決https://www.asahi.com/articles/AST6L33HKT6LOXIE04TM.html#
- 中野サンプラザ、TOC、北とぴあ…都内で建て替え計画が相次ぎ頓挫する理由 https://www.nikkan-gendai.com/articles/view/money/369608#:
- Latest large-scale Japan redevelopments delayed due to rising build costs https://www.patiencerealty.com/post/latest-large-scale-japan-redevelopments-delayed-due-to-rising-build-costs#:~:text=In%20Japan%20specifically%20too%2C%20there,further%20adding%20to%20inflationary%20pressures
- https://s.mxtv.jp/mxnews/article/chiiki/1oosaq4qu3qonjqr8.html